文| Lachel

读了很多书,回想起来,却总觉得大脑一片空白;买了一堆课程,听的时候觉得醍醐灌顶,没过多久却发现都已还给了老师;看文章、听讲座,记了一大堆笔记,当下感觉收获满满,却一直放着让它们积灰,不知道怎么用起来……我想,这应该是许多人的心声。

长此以往,无非有两种结果:要么再也提不起兴趣去学习,变得困惑、茫然;要么不断欺骗自己,用徒劳的“读书、听课、做笔记”,给自己一种“我在进步”的错觉。
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

常见的想法是寄希望于“记忆力”,但其实记忆力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。因为“记忆”不过是“储存”而已,想真正把知识用起来,需要你具备三种能力:联想、建构、迁移。

另一种思路是把知识放在外部工具里储存起来,需要时再去阅读和检索。

我一度也是这样做的,但后来发现,我勤勤恳恳地保存了几百甚至上千篇文章,然后就再也没有碰过它们。更可怕的是,这会带来一种“我知道它”的感觉—这种感觉完全是虚假的,你只是在用“收集”这个行为欺骗自己,让自己以为是在学习。

那么,更有效的做法是什么呢?

社会科学家麦克尔·波兰尼在1958年提出了“隐性知识”的概念,他认为,我们学到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种: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。

前者指的是那些能被表述和觉察的知识,即我们能主动展现出来的知识;后者指的是存在于认知之中,我们觉察不到,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知识。

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?前者能够被主动复述、表达,后者只能在某些场景和时刻“突然浮现”在脑海里。

肌肉记忆,就是一种最常见的“隐性知识”。当我们学习时,我们的大脑所接收的信息中,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也会成为“隐性知识”。所以,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:在读到某些内容或跟别人聊天时,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些念头或是只言片语,你对它们有一个模糊的印象,却没法回忆起更多细节—这其实就是一种“隐性知识”的“激活”。

很多时候,我们以为自己遗忘了的东西,其实只是被藏到了记忆的底部,没有办法找到它而已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

记忆的储存模式本质上是神经元之间的协同,若干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、组织起来,形成一个集团,就构成了一个“概念”—记忆储存的最基本单位。

一个概念通过各种突触跟对应的图像、声音或者其他概念连接起来,产生“联想”,这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络,也就是一个“知识点”。

举个例子,“鸟”的概念跟鸟的图像、鸟这个字的读音以及“羽毛”“飞”“禽类”等概念组合起来,形成一个小小的局部网络,就是我们对“鸟”的全部认知。

大量的“局部网络”整合起来,就构成了我们的整个知识网络。显然,在这个网络上,连接信息越多的“节点”越重要;同样,它被联想起来、被“唤醒”的可能性,也就越高。

但在我们的记忆中,还存在着大量孤零零的节点,它们可能完全没有连接,可能只有一两个连接,可能存在于某个幽暗角落。时不时地,其中的某个节点突然被激活,然后又复归沉寂,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。这些,就是我们的“碎片记忆”—一种典型的“隐性知识”。

那么,同样属于“隐性知识”,“碎片记忆”和“肌肉记忆”的区别在哪里呢?

肌肉记忆虽然脱离于整个知识网络,但它自成体系,是一个完整、有序的局部网络,本身有着清晰的结构。它会跟场景紧密绑定,当某个场景发生时,这个小网络的探测器就会被激活,继而,信号快速地沿着通道传向整个网络,整个网络立刻忙碌起来,高效地、有条不紊地开始协作。一个神经元亮起,又传向下一个,此起彼伏,熟练而流畅。最终任务完成,整个网络再度暗下去,进入沉睡状态。

但是,碎片记忆是孤立的,记忆跟记忆之间缺乏足够的连接,也就没有有效传递信息的通道。当某个记忆被唤醒时,只能激起一些起伏,产生模糊的印象,并没有办法让这个“激活”状态继续传递下去。

你一定看出来了,碎片记忆最本质的特征是缺乏结构。那么,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?我曾分享过一个方法:在笔记上加上“行动”,让笔记从囤积变成流动状态,榨干笔记的每一分价值。

我再分享一套方法,叫作“知识卡片”,帮你把碎片记忆结构化、显性化,外化成“显性知识”,完成真正的知识积累。

如何制作自己的“知识卡片”呢?

具体来说,可以遵循下面这几个方法:

1.每天一个知识点

把每天学到的新知识,不论是来自书、文章还是课程,都记录下来,做成一张张“卡片”。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把知识进行外化,转变成“显性知识”。

那么,为什么要强调“每天一个知识点”呢?乍一看,每天只记录一个知识点太少,但是碎片记忆之所以没法“显性”,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以为自己懂了,实际上压根儿没懂。所以,这里的记录,并不是指把它摘抄下来,而是需要做到以下两点:弄懂它,并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;在此基础上,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提炼出最核心的信息。

做到这两点是非常困难的。实际上,绝大多数人所做的笔记只停留在摘抄层面,仅仅是复制和储存,起不到将知识体系化的作用。所以,哪怕每天只记录一个知识点,只做一张卡片,如果你能坚持,都是在最大化学习的收益。

2.结构化

如何才能更好地浓缩、提炼每一天的“知识卡片”,同时拓展它的“触点”,尽可能地使它跟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呢?

不妨按照“结构化”的方式,事先设定好一个框架,用这个框架去思考和剖析它。

我自己设计的结构框架是这样的—

(本质)它的核心是什么?我可以如何理解它?

(来源)它来自哪里?为何会产生?原因是什么?

(去处)它表现为什么?我能拿来做什么?如何操作?

(联想)它跟其他什么东西相关?可能会涉及哪些概念?

将任何一个知识点做成“知识卡片”时,我都会填写这几个问题,并在填写时尽可能地发散思维、查资料,不追求绝对正确(实际也很难),而是将重点放在不断让自己的大脑参与进来,去思考、分析、加工。

阅读是进食,思考才是咀嚼。

3.升维整合

“知识卡片”做好后,并不是放着不管就行了,你需要不断地审视它们,完成整合,进行“升维”。

什么是“升维”呢?

两张或多张“知识卡片”组合起来,合并成一张新的卡片,组成一个局部的小网络,重新提炼、浓缩—这就是一个“升维”的过程。

通过这个过程,我们的视角拔高了,原本的核心信息成了细节,成了另一个新系统的部件。

“升维”是一个不断清除旧卡片、组成新卡片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那些被“清除”的知识并没有消失,它们已经在你记录和反刍的过程中纳入了你的知识网络,成为“显性知识”的一部分。而整合起来的新知识,会成为一个新的系统,开启一个新的小网络。

如果说“结构化”和“触点”延伸属于横向拓展,那么整合升维就是纵向拓展,唯有这样,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储存结构,以点带线、以线带面、以面带体,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。这就是一种对知识进行高维度内化和吸收的方式。

4.转化成行动

任何知识,最终的方向一定是转化为行动。那么,有什么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把记忆卡片转化为行动呢?

一种做法是,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检视卡片,并随时记录产生的任何念头,写到待办清单里面,作为一个小任务安排时间完成。

另一种方法是,主动去思考如何将某个知识点运用到生活中,它可以优化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的哪个环节?它跟哪个场景是绑定的?然后,为这个场景和知识点建立一个联系,让自己能够将二者联想在一起,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。

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贴便利贴。我刚开始做时间管理的时候,会在门口贴上便利贴,写上“检查外出清单”几个字。这样,当我想出门时,就会想起看一下待办事项,看看东西有没有带齐。久而久之,这个习惯内化,成为“肌肉记忆”。

这就是一个把“碎片记忆”结构化、体系化的过程。

希望这套简单的“知识卡片法”可以有效地帮助你把学到的东西真正用起来。

毕竟,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,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