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题:2022高考作文题透露出哪些中国教育新动向?

新华社“新华视点”记者

2022年高考7日拉开帷幕。记忆印刷时代、承载个人经历的高考作文题,至今仍备受关注。

7日上午高考语文试卷共7套,其中全国卷A、全国卷B、新高考卷一、新高考卷二各4套,北京、天津、浙江各3套自主命题。

从今年的作文题中,你能读出哪些重点和教育趋势?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进行解读。

有哪些命题关键词?

今年高考作文题的主题围绕着时代的奋斗、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文化经典。

高考作文题多次面对时代的大事件。今年,冬奥会和残奥会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等话题都进入了命题视野。

全国卷B结合《北京:双奥运之城》材料,要求以“跨越,再跨越”为主题写一篇文章,反映感受和思考;新高考卷二作文题目要求作文题目“选择、创造、未来”要结合不同行业的典型人物。浙江卷重在创新驱动对未来发展的启示。

高考命题组专家表示,全国B卷作文围绕“双奥之城”组织信息,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,激发爱国热情,引导学生体验冬奥会精神的深刻内涵。

专家认为,近年来作文考题的一大趋势是将时政热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,结合得越来越巧妙。如果学生关注国家和时代的发展,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挥空。

6月7日,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考点外,送考老师(右)为即将进入考点的考生加油。新华社记者颜焕宗摄

有些作文题目更强调结合个人经历写出对生活的感悟。比如天津卷的“平凡的烟火是最美的风景”,新高考第一卷围棋中“原手、巧手、俗手”的启示等等。

高考命题组专家表示,教材强调“一手符合棋理”和“苦练”“悟性深”,意在启发一线师生。基础不是知识的简单记忆,也不是技能的机械训练,而是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融会贯通。阐明了远大目标与努力、扎实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,引导学生遵循认知和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,进而创新。

此外,对经典和传统的重视在高考作文中也有充分体现。国内第一册以《红楼梦》为素材,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。北京卷的“今学”论,也是从古人的“学不可为”出发,思考当下对学的理解与古人的异同。

你专注于哪些能力?

如何拥有家国视野和时代精神,成为年轻一代必须具备的素质。

“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是今年的热门话题。这种思维可以引导高中生关注时事。”辽宁省特级教师赵志艳说,作文题目强调了青少年的使命和责任,学生的理想信念、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,一直是学校教育和语文教学的重点。

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依然是考查重点,难度有所提升。

“与往年相比,今年有些题目的设置难度更大,对学生的综合联想、材料理解和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"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老师曾一鸣说,近年来,作文题的哲学意蕴不断深化,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、综合表达等能力的考查。

辽宁省本溪师范学院副院长夏冬梅表示,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、实践性很强的课程,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思维的能力,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。

6月7日,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考点,考生结束第一科考试后乘车离开考场。新华社发(何武昌摄)

与此同时,人文知识的考查也进一步从熟悉背诵向灵活运用转变。

曾一鸣说,越来越多的作文题考查经典和文化,如《红楼梦》。如果你有很好的古典文化知识,你会充分理解和分析材料,表达得更准确。

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滕伟表示,“科技发展、文化传承、创新精神”是全国新高考二卷作文题中材料隐含的关键词。自命题作文可以考察学生的思想深度,为作文质量好、阅读背景丰富、思辨能力强的学生提供多元的思维空空间,凸显语文的教育价值,真正考察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。

透露出中国教育的哪些趋势?

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说,不难发现家国情怀、时代精神、人生哲学、文化传承等主题。经过对近六年课标试卷作文题目的梳理。“这些都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”。

——学会写时代和国家的主题。

引导学生多关注时事,是近年来的命题趋势。高考作文,就像一幅社会的微缩景观,折射出一幅幅鲜明的时代画卷。

比如近几年北京的论述题更强调青年与时代国家的联系。从《我和一个民族英雄过一天》《共和国,我给你拍照》到《新时代新青年》《人生合适的时候》...这一趋势旨在引导学生更多地走出“自我”世界,开阔视野,思考时代命题。

——理解传统与现代的融合。

不难看出,作文题也更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。从古代文化经典的选取到对历史人物的不同评价,从“文明的韧性”到“中国味”,这些题目都要求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精神内核的理解,而不是停留在浅层的探讨。

同时,突出国家科技发展和时代风貌的题材在高考作文中也比较常用,如“虚拟现实”、“科学与权力”等。

专家表示,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品味经典,更要保持开放,在感悟中传承和发扬。

——有一定的投机能力。

近年来,高考作文中思辨和推理的比重越来越大。“幸存者偏差”、“万物各有本性”、“得失”等话题,都强调哲学思辨和多维视角。2022年的11道作文题中,至少有4道与思辨有关。

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,一方面,材料作文在命题上逐年成熟;另一方面,给定材料的范围不断扩大,为学生提供了更充分的空思考和表达的空间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培养开放思维,独立思考,树立主见,敢于质疑。

——有丰富真挚的感情。

多次参加高考的王大绩认为,写作考察的是作文,更是考察做人。能打动评阅者的,往往是那些既能熟悉生活,又能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。“如果一篇文章想要赢得读者的青睐,它总是让人获得一点知识、想法、灵感、愉悦和美丽……”王大绩说。(记者、、宋佳、、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