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学期间,对数理化不是“很感冒”,语文课本除外。或许与父亲为我订阅的《作文》《故事会》《民间文学》有关,自此,爱上了读书。

1992年加入东风大家庭,工作之余,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工厂的图书馆。它不仅打发了我的业余时间,现实工作、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,只要找到它,问题迎刃而解。我所在单位图书馆场地非常有限,只有几个略显笨重的木柜。柜子里面摆放有文学类、工具类书籍。那时候借书,需要办理借阅证,一年租金5元钱。每借一本书,图书馆借阅人员都会在借阅证上写上日期,盖上红章,下次归还时再借,同样会写上交还日期。公司内部借阅书籍人员有限,我所在东风襄阳基地管理部图书馆成立后,公司内部图书馆取消。

东风襄阳基地管理部图书馆初成立时,来借阅书籍人员非常多。这里不仅是之前借阅室的两至三倍,书籍品种也非常多,涉及面广。图书馆进门处,有一小排四方格柜子。一小格一小格放有N多张硬纸张制作的小卡片,小卡片分门别类写着要借阅的编号和书籍名称。紧挨着里面的走廊处,放有些许杂志,一旁有少量桌椅供阅读者休憩。每次去借阅,均已排队模式告终。《平凡的世界》《三毛精选》等书籍均在图书馆完成借阅。

随着手机、电脑的普及,图书借阅人员与之前相比较少了许多。后来也因所在基地不断的发展和改造,图书馆从原来的铸造三厂对面迁移至柴油发动机厂对面,从原先的一楼搬至二楼,位置与之前相比较偏了许多,来借阅人除却偶尔会遇到几位退休人员在一侧翻看杂志,很难遇到年轻人。几经改制,管理部图书馆现已不复存在,借阅图书的那种守望,一直在内心深处难以抹去。

打开一格一格小抽屉,看一张张精美小卡片上的字体,从书名判断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,等拿到手经过认真挑选的心仪书籍,那份心情,只有借阅者才能体会到其中美妙所在。

END

焦玉红,生于1972年。荆楚作家网签约作家。日日行,不怕千万里;常常做,不怕千万事。持之以恒,记录生活点滴,留下美好。